书逸人俞太中屋壁
魏野〔宋代〕
达人轻禄位,居处傍林泉。
洗砚鱼吞墨,烹茶鹤避烟。
娴惟歌圣代,老不恨流年。
静想闲来者,还应我最偏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俞太中对于功名利禄视若鸿毛,居住在依林傍泉的幽静之处。
他常去流泉洗砚,使得那里的鱼儿总是吞咽黑黑的墨水。他点火煎茶,炉边的仙鹤一见就赶紧跑开(怕被熏黑羽毛)。
闲暇时他就用美好的诗词歌颂时代,就算人渐渐地衰老,也不觉得遗憾。
静下来时想想那些有闲情的人,应当还是我最心境偏僻。
注释
逸人:隐士。诗人书其屋壁的友人,就是一位名叫俞太中的隐士。
达人:通达知命的人,指友人俞太中。轻:轻看,藐视。
林泉:指隐士居住的地方。
“洗砚”句:用王羲之“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”的典故,形容俞太中治学的勤
简析
《书逸人俞太中屋壁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指出这位友人过的是断绝世情、远离尘嚣的隐遁生活;颔、颈两联具体描绘这种生活和心境;尾联把诗人自己也拉入诗中,他从自身措辞,代为友人设想。全诗意象清奇,境界高远,风格冲淡,描写诗人的友人脱离尘俗的幽居生活和闲散安逸的心境,同时点明他自己与友人在心迹、志趣上的一致。
赏析
此诗抒写的是淡于功名利禄,远离尘嚣世俗的闲淡之情。诗人以潇洒之笔,写幽居之趣,意象清奇,境界高远。全诗风格冲淡,笔致空灵。
“达人轻禄位,居处傍林泉。”写的是这位友人远离尘世的过着隐居生活。世人多追求禄位,这位达人却视之轻如鸿毛。他结庐在依林傍泉的地方,那里听不见尘世间的喧闹,又得以时时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间,优战游哉。此联提纲挈领,总摄全诗。
“洗砚鱼吞墨,烹茶鹤避烟。”具体描绘这种生活和心境:友鱼鹤,伴砚墨,品茶赋诗,老之将至而无憾。“洗砚鱼吞墨,烹茶鹤避烟”,是说俞太中治学的勤奋,因为天天洗砚台,以致池水都成了墨汁,水里的鱼当然就只能“吞墨”
魏野
(960—1020)陕州陕县人,字仲先,号草堂居士。不求仕进,自筑草堂,弹琴赋诗其中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,帝祀汾阴,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,上表以病辞,诏州县常加存抚。与王旦、寇准友善,常往来酬唱。为诗精苦,有唐人风格,多警策句。有《东观集》、《草堂集》。 416篇诗文 11条名句
南乡子·送述古
苏轼〔宋代〕
回首乱山横。不见居人只见城。谁似临平山上塔,亭亭。迎客西来送客行。
归路晚风清。一枕初寒梦不成。今夜残灯斜照处,荧荧。秋雨晴时泪不晴。
定风波·重阳
苏轼〔宋代〕
与客携壶上翠微,江涵秋影雁初飞,尘世难逢开口笑,年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酩酊但酬佳节了,云峤,登临不用怨斜晖。古往今来谁不老,多少,牛山何必更沾衣。
水调歌头·把酒对斜日
杨炎正〔宋代〕
把酒对斜日,无语问西风。胭脂何事,都做颜色染芙蓉。放眼暮江千顷,中有离愁万斛,无处落征鸿。天在阑干角,人倚醉醒中。
千万里,江南北,浙西东。吾生如寄,尚想三径菊花丛。谁是中州豪杰,借我五湖舟楫,去作钓鱼翁。故国且回首,此意莫匆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