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烈义行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王烈字彦方,太原人也。少师事陈寔,以义行称。乡里有盗牛者,主得之,盗请罪曰:“刑戮是甘,乞不使王彦方知也。”烈闻而使人谢之,遗布一端。或问其故,烈曰:“盗惧吾闻其过,是有耻恶之心。既怀耻恶,必能改善,故以此激之。”后有老父遗剑于路,行道一人见而守之,至暮,老父还,寻得剑,怪而问其姓名,以事告烈。烈使推求,乃先盗牛者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王烈字彦方,太原人。年轻从陈萛学习,以义行著名。乡里有个偷牛贼,牛主把贼捉了,贼请罪道:“我心甘情愿接受刑戮,请您不要使王彦方知道啊。”王烈听说便使人感谢他,送他六丈布。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,王烈说:“贼害怕我知道他的罪过,是有羞耻之心。既然有羞耻之心,一定能够改恶从善,所以这样激励他。”后来有一个老爷爷把剑遗失在路上,一个行人看见了便守在那里,到了夜晚,老爷爷回来,寻得剑,疑惑地问这个人姓甚名谁,不答。因以这事告诉了王烈。王烈使人调查,原来是以前偷牛的那个人。
注释
师事:拜某人为师或以师礼相待。
义行:忠义或节义的行迹。
临高台
沈约〔南北朝〕
高台不可望,望远使人愁。
连山无断绝,河水复悠悠。
所思竟何在?洛阳南陌头。
可望不可见,何用解人忧?
陈遗至孝
刘义庆〔南北朝〕
陈遗至孝。母喜食铛底焦饭,遗作郡主簿,恒装一囊,每煮食,辄贮收焦饭,归而遗母。后值孙恩掠郡,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。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,未及归家,遂携而从军。与孙恩战,败,军人溃散,遁入山泽,无以为粮,有饥馁而死者。遗独以焦饭得活,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