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滨梅
王適〔唐代〕
忽见寒梅树,开花汉水滨。
不知春色早,疑是弄珠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寒冷中忽见梅花一树,梅花盛开在汉水之滨。
没想到春色花开早,却怀疑是仙女佩明珠。
注释
滨:水边;近水的地方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。按作者生平经历,应是及第前所作;按题意,应是作者于早春时节在汉江之滨见梅花开放有感而赋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杨佐义·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(上):长春出版社,1994
2、
何大华·诗画襄阳:珠江文艺出版社,2010
赏析
小诗全用陈述笔调,诗人似在讲说他新奇的发现:“忽见寒梅树,开花汉水滨。”突兀的语势,流注一气的笔调,口语般平畅的语言,共同表现出惊叹不已,喜不自禁的激动情绪。这两句写梅花的“早”。“忽”字写出骤见早梅时的突兀感,这突兀中包含着反常,而这反常正显示出早梅的特性。由梅前的“寒”字,点出梅花开放的时间。在覆雪的山崖前,在水流枯落的汉水之侧,一树早梅却已开了花,自然令作者惊叹。这一句通过忽见早梅的感情意绪的渲染,表现了早梅凌寒傲雪,神清骨秀的贞姿劲质。这同“万木冻欲折,孤根暖独回。”(齐己《早梅》)、“树动悬冰落,枝高出手寒”(庾信《咏梅花》)异曲同工,但更简约含蓄。
次句从
简析
《江滨梅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这首诗摄下早梅的一组短镜头,表现出诗人对江边早梅惊望、凝想,继而颔首、自笑的乍惊乍喜之状,以错觉写真,巧作譬喻,生动地展示出临江早梅的美丽花姿,并从如珠似玉的比附中深识梅花气傲寒冰、骨沁幽香的高韵劲节,颇有美感。
王適
王适唐人,卒于公元814年,生年不详。韩愈为其做墓志铭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。详述其生平事迹。其中,尤以其“骗婚”经历为世人乐道。 6篇诗文 2条名句
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
杜甫〔唐代〕
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
老去诗篇浑漫与,春来花鸟莫深愁。(漫与 一作:漫兴)
新添水槛供垂钓,故着浮槎替入舟。
焉得思如陶谢手,令渠述作与同游。
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
王维〔唐代〕
绛帻鸡人报晓筹,尚衣方进翠云裘。(报 一作:送)
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旒。
日色才临仙掌动,香烟欲傍衮龙浮。
朝罢须裁五色诏,佩声归向凤池头。
望月有感
白居易〔唐代〕
自河南经乱,关内阻饥,兄弟离散,各在一处。因望月有感,聊书所怀,寄上浮梁大兄、於潜七兄、乌江十五兄,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。
时难年荒世业空,弟兄羁旅各西东。
田园寥落干戈后,骨肉流离道路中。
吊影分为千里雁,辞根散作九秋蓬。
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